团队现有核心成员6人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4人,讲师1人。团队主要从事煤炭、油气行业的地面及井下物探技术及设备沿发等科研工作,包括矿并地震槽波技术、储层地震预测技术、矿山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8项,大型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;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
地震波及电法勘探理论及方法 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开发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矿山动力灾害预警多波多分量微地震监测理论与正反演方法研究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基于地震资料的薄层沉积结构识别方法研究
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:地震资料多子波谱反演技术研究
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:基于透射地震槽波的煤体结构响应特征与解释模型
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:基于矿井槽波地震的构造煤判识技术研究
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:基于双孔介质理论的瓦斯富集区地震预测技术研究
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:煤矿史害事件与地震槽波波场特征示范研究
新疆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:新疆北部煤层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开发技术
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:地震勘探技术对庄头富水性探测研究
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:基于双相介质理论地震探测瓦斯富集区研究
* 研发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、新方法,通过矿井地震槽波实现工作面内煤厚、断层等地质构造探测,利用不同频谱地震响应识别瓦斯分布,通过微测井与大炮初至反演实现近地表衰减Q横型精准建模。
*构建可视化超级流水线多源地球物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,实现复杂的数据协同处理任务,实时监测和挖掘自然灾害演化规律,经济、社会效益显著。
版权所有: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