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弘扬传统文化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2025年7月9日,我院“怀庆薪火”实践团于学校西门集结,兵分两路开展实践活动,在非遗传承与调研交流中探寻文化赋能乡村的新路径。
上午8时30分,第一小组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奔赴焦作市修武县金谷轩绞胎瓷窑,深度体验国家级非遗魅力。团队有幸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绞胎瓷烧制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大师进行指导。柴大师带领师生走进瓷窑博物馆,深度解读馆藏珍品,从历史渊源、独特工艺到深厚文化价值,娓娓道来。讲解结束后,柴大师亲自示范并指导同学们动手实践。在沉浸式体验揉泥、拉坯、绞胎等关键工序的过程中,同学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,千年瓷韵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生机。
第二小组团队成员前往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,开展“绞胎瓷认知度”主题调研。成员们主动邀请过往同学参与,先引导填写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,耐心解答疑问;随后,围绕对绞胎瓷的认知、兴趣点及推广建议等话题,与参与者进行深入随机访谈。通过问卷收集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,团队获取了一手、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,为后续非遗文化推广与乡村文化融合提供了初步洞察。
历时4小时的实践与调研后,中午12时30分,两队成员于校内汇合,即时复盘行程收获。从瓷窑中的非遗技艺亲身体验,到校园里的数据发现与观点碰撞,成员们在交流中深化认识,进一步明晰了非遗传承对构建乡村文化自信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作用。
青春邂逅非遗,传承赋能乡邦。“怀庆薪火”实践团将持续深耕非遗传承沃土,以青春之力讲好绞胎瓷故事,探索非遗文化融入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,推动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绽放时代光彩,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,迈向更具底蕴与活力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