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我院“矿复青山”实践团白鹭湿地调研探析生态修复新貌

供稿人:王梦利 宋柯润 时间: 2025-07-10


昔日采矿塌陷区,今朝水清草绿鸟翩翩。7月3日至6日,我院“‘矿复’青山,生态之道”实践团15名成员,深入焦作市白鹭湿地公园,开展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与城市转型调研活动,用专业实践探寻生态修复的“焦作答案”。

实践团首先聚焦湿地地形与植被变化。成员们对比改造前后矿区平面图,沿规划路线细致观察矿坑改造后的地形特征,重点记录了3处变化显著区域的地貌差异。通过相机拍摄不同区域的水体状态和植被覆盖情况,详细记录用于改善矿区微生物环境的植物种类及分布,为后续分析生态修复成效收集基础数据。其次团队开展多群体走访调研。成员们兵分多路,在公园及周边社区、街道,采用分层抽样方式,面向青少年、中青年、老年等不同年龄层及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,广泛收集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质量、服务功能的评价与建议。再次,团队在白鹭湿地公园开展土样和水样采集工作。数据组成员携带专业工具,在3处地形变化显著区域,采集不同深度土样,封装并标注周边植被等信息。同时,在不同水域采集表层水样,这些样本将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,为研究矿区生态修复成效提供科学数据支撑。

“三天的实践让我们真切看到,曾经的‘城市伤疤’是如何变成如今的‘生态明珠’。”团队负责人程润泽表示。接下来实践团将系统整合地形、植被、水体、土壤数据及公众意见,撰写详实调研报告,提出针对性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,为白鹭湿地精细化管理及同类地区生态修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成员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路径的理解,更深刻体悟到青年学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肩负的使命,坚定了以专业知识守护绿水青山、助力绿色发展的信念。

版权所有: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