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青春反诈行:从南李万村到龙源湖的全民防线共建

供稿人:王梦利 杭振玥 时间: 2025-07-01


7月5日至6日,我院“豫安乡音”反诈轻骑兵实践团队深入南李万村及龙源湖公园,创新采用“调研+宣传”双轨并行模式,开展了一场靶向精准、形式多样的反诈实践活动。团队通过深度调研摸清村民反诈认知现状,并因地制宜开展多层次宣传,同时将反诈阵地拓展至城市公园,以情景剧等趣味形式扩大覆盖面,切实为提升群众防骗“免疫力”、筑牢安全防线贡献青春力量。

在南李万村,团队首先在村干部的引导下熟悉村容村貌,同步收集了村内近期发生的诈骗案例与村民反馈,为后续宣传找准靶向。随后,成员们分成若干小组展开分户走访:对能读写的村民,通过面对面访谈结合问卷调查,细致了解其对诈骗手段的认知程度;对老年群体或不识字的村民,则用方言化的口语讲解典型案例。针对村民中智能手机使用者,团队成员逐一协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手把手教他们完善个人信息、开启来电预警等辅助功能,通俗解释“APP如何像‘守门神’一样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”。此外,团队还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单页,鼓励村民们当起“宣传员”,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邻里听。走访中,团队成员热情亲切,与村民们打成一片。融洽的氛围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,大家主动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诈骗经历,积极提问寻求解答。整个宣传活动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有序推进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次日,团队将反诈宣传阵地转移至龙源湖公园,创新采用“情景演绎”的方式吸引市民参与。成员们自编自导了“游戏账号虚假交易”“短信链接暗藏陷阱”等短剧,夸张又真实的表演让围观群众看得投入,让观众在笑声中深刻体会到诈骗的无孔不入和危害性。表演间隙,成员们还邀请现场群众上台模拟互动,在角色扮演中讲解诈骗分子的话术漏洞,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记住“不点不明链接、不扫不明二维码、不透露验证码、不轻易转账”的防诈口诀。

此次双线实践成效显著。团队不仅精准掌握了乡村与公园人群的反诈认知特点,更通过“精准滴灌”式入户宣传与“趣味互动”式公园情景剧,有效提升了不同群体的识诈、防诈、反诈能力。下一步,团队将系统梳理此次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,持续深耕基层社区与校园阵地,充分发挥青年视角优势,设计更接地气、更易传播的反诈内容,推动防诈知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,助力形成“人人知反诈、人人防诈骗”的全民共识,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
版权所有: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